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39 点击次数:179
风波乍起:拒援消息引关注
近日,中国围棋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—— 中国围棋协会发布通知,拟从新赛季起,在中国围棋联赛(包括围甲、女子围甲、全国团体赛等)中不再邀请外援棋手。这一消息瞬间在围棋界掀起轩然大波,众多棋迷和业内人士纷纷热议。
据统计,2024 赛季中国围甲联赛一共有 8 名外援棋手参赛,其中韩国外援 7 名,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。像朴廷桓从 2012 年参加围甲至今,已效力 12 年,对手年龄层次横跨 20 余年,他还保持着超过七成的胜率;申真谞更是在 2024 赛季帮助苏泊尔杭州队夺得第七冠,全年 15 战不败 ,成为中国棋手们的强劲对手。而此前在争议中战胜柯洁夺得 LG 杯冠军的卞相壹,上赛季正是中国围甲联赛龙元明城杭州队的外援,其在围甲的出场次数高达 17 次,收入达 1.85 亿韩元(约 94 万人民币),占其全年收入的 33% 。倘若新规执行,包括卞相壹、申真谞、朴廷桓等知名韩国棋手都将无缘参加新赛季中国围甲联赛。
联赛过往:外援身影与故事
回顾中国围棋联赛的历史,外援的身影一直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自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于 1999 年创办以来,外援的参与就为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早期,韩国和日本的顶级棋手频繁亮相中国围甲赛场,他们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 。
2002 年,联赛对外援参赛做出规定,外援棋手不得直接交锋,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援之间的强强对话,但也促使外援更多地与本土棋手切磋。直到 2024 年,这一限制才被废除,外援们得以在赛场上尽情碰撞。在这期间,韩国棋手成为外援的主力军。像被称为 “李昌镐二世” 的睦镇硕,在 2003 年加盟重庆建设摩托队,他是中国围棋职业联赛的第一名外籍棋手。当时,他虽年轻,却已在韩国棋坛崭露头角,在韩国的 KBS 棋王战决赛中击败李昌镐九段,还获得过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的第三名。他的加盟,让中国棋迷和棋手们都对这位 “神秘外援” 充满期待。在接受采访时,睦镇硕表示中国围棋职业联赛是一项很好的赛事,能和很多中国的围棋高手交流,这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机会。尽管在联赛初期他的成绩并不理想,9 轮比赛 7 度上场仅取得 3 胜 4 负的战绩,但他在与围甲联赛同期的韩国国内以及世界大赛上,却有着出色的表现,获得亚洲快棋赛亚军,还连克小林光一、马晓春闯进 LG 杯八强。
除了睦镇硕,还有众多韩国棋手在中国围甲留下足迹。他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精湛的棋艺,与中国棋手展开激烈角逐。有的外援帮助所在队伍取得优异成绩,成为队伍的关键力量;有的则与中国棋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促进了中韩围棋文化的交流。他们的存在,让中国围甲联赛不仅仅是国内棋手的舞台,更成为了亚洲围棋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当下决策:拒绝外援的缘由
中国围棋协会做出拒绝外援的决策,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有着多方面的深思熟虑。这一决策背后,蕴含着对本土围棋发展的长远规划,以及对赛事公平性的追求。
(一)培养本土力量
近年来,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多次指出中国围棋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。在围甲联赛中,18 岁以下棋手的胜率难以过半,与韩国年轻新锐棋手相比,差距逐渐明显。外援的存在,虽然提升了联赛的竞技水平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本土年轻棋手的成长空间。
以申真谞为例,他在 2024 赛季围甲联赛中 15 战不败,帮助苏泊尔杭州队夺冠。他的出色表现,让与之对阵的中国年轻棋手承受了巨大压力。在与申真谞的较量中,很多年轻棋手因为经验不足和实力差距,败下阵来,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和成长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而拒绝外援参赛,能够让本土年轻棋手获得更多的上场机会,在与国内棋手的切磋中,不断提升自己的棋艺和心理素质。
(二)公平环境营造
在过去的围甲联赛中,外援与本土棋手之间的奖金差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。据职业棋手杨楷文透露,韩国棋手卞相壹的单盘奖金高达 6 - 8 万元人民币,而本土顶尖棋手如杨鼎新、李轩豪和柯洁等人,单盘奖金却不到 2 万元。这种巨大的奖金差距,不仅在棋手之间造成了不平衡,也影响了本土棋手的参赛积极性。
除了奖金问题,外援在比赛中的一些特殊待遇也引发了争议。例如,在比赛的赛程安排、场地条件等方面,外援有时会得到更多的照顾。这些因素综合起来,使得本土棋手在比赛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。中国围棋协会拒绝外援,旨在消除这些不公平因素,为本土棋手营造一个更加公平、公正的比赛环境。
(三)LG 杯争议影响
柯洁在 LG 杯决赛中的争议判罚事件,无疑是中国围棋协会做出拒绝外援决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。在 LG 杯决赛中,柯洁连续遭遇争议判罚,最终愤而退赛,这一事件在中韩围棋界引起了轩然大波。中国围棋协会认为,韩国棋院在规则制定和裁判判罚上存在问题,对中国棋手不够公平。
此次事件让中国围棋协会深刻认识到,在国际围棋赛事中,中国围棋需要更加独立自主地发展,减少对外部因素的依赖。拒绝外援参加中国围棋联赛,也可以看作是对韩国围棋界的一种反制措施,表达中国围棋协会对公平竞赛环境的强烈诉求。
中韩影响:不同视角的波澜
(一)中国围棋发展
机遇:本土力量的崛起契机
拒绝外援参赛,为中国本土年轻棋手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舞台的大门。以往,在围甲联赛中,各俱乐部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,往往会引进实力强劲的外援,这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关键的出场名额,使得本土年轻棋手的成长空间受到挤压,缺乏与顶尖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,难以快速积累比赛经验。如今,外援的缺席让本土年轻棋手有了更多的上场机会,他们可以在联赛中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,与国内的顶尖棋手切磋技艺,不断提升自己的棋艺和心理素质。
这种变化,就如同为中国围棋的人才培养体系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。年轻棋手们在更多的实战中,能够更快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,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升。他们在联赛中积累的经验,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。同时,这也激励着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围棋事业,为中国围棋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。围棋文化也将在本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,更多的人将关注和热爱围棋,形成良好的围棋文化氛围。
挑战:成长路上的短期阵痛
然而,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。拒绝外援参赛,也给中国围棋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。在短期内,年轻棋手们失去了与顶尖外援过招的机会,这对于他们的棋艺提升速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。与外援的对决,不仅是技术上的较量,更是思维方式和比赛经验的交流。外援们带来的不同围棋风格和理念,能够拓宽中国棋手的视野,让他们在与不同对手的对抗中,不断完善自己的棋艺。
失去了这样的高水平对抗,年轻棋手们在短期内可能会缺乏动力和目标,棋艺提升的速度可能会放缓。而且,外援的缺席也可能导致联赛的整体竞技水平有所下降,从而影响联赛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。赞助商和观众可能会因为缺少了外援的精彩表现,而对联赛的关注度降低,这对于中国围棋联赛的发展来说,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如何在拒绝外援的情况下,保持联赛的吸引力和竞争力,是中国围棋协会和各俱乐部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
(二)韩国围棋发展
经济重创:收入锐减的困境
对于韩国围棋来说,中国围棋联赛拒绝外援的决定,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。众多韩国棋手在中国围甲联赛中有着丰厚的收入,新政策的实施,将使他们的经济来源受到严重影响。以卞相壹为例,他上赛季在中国围甲联赛的出场次数高达 17 次,收入达 1.85 亿韩元(约 94 万人民币),占其全年收入的 33% 。一旦无法参加中国围甲联赛,他的收入将大幅减少。
据统计,中国围甲联赛中有众多韩国外援,他们的总经济损失预计将超过 1000 万元人民币。这对于韩国围棋界来说,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。许多韩国棋手可能会因为收入的减少,而面临生活和训练上的困难,这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影响。而且,收入的减少也可能导致一些年轻棋手放弃围棋事业,影响韩国围棋的后备人才培养。
成长受阻:比赛机会的缺失
除了经济上的损失,韩国棋手还将面临比赛机会减少的问题。中国围甲联赛是世界顶级的围棋赛事之一,参赛的韩国棋手能够在这里与众多顶尖高手过招,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。新赛季无法参赛,他们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比赛平台,比赛机会的减少,使得他们难以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,棋艺的提升也会受到阻碍。
对于年轻棋手来说,缺乏比赛机会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。在围棋领域,实战经验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通过不断地比赛,才能积累经验,提升自己的实力。韩国围棋界一直以培养年轻棋手著称,如今中国围甲联赛的大门关闭,他们的年轻棋手将缺少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,这对于韩国围棋的未来发展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隐患。
国际影响力下滑:发展态势的不利
从长远来看,中国围棋联赛拒绝外援,对韩国围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。韩国围棋一直以来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地位,与中国围棋形成了相互竞争、相互促进的局面。中国围甲联赛是中韩围棋交流的重要平台,韩国棋手通过参加围甲联赛,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实力,还能传播韩国围棋文化。
如今,这一交流平台的关闭,将削弱韩国围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韩国围棋界将失去与中国围棋界频繁交流切磋的机会,难以了解中国围棋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特点。而且,随着中国围棋本土力量的崛起,韩国围棋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可能会逐渐缩小,其在国际围棋界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。韩国围棋界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和比赛平台,以保持其在国际围棋界的竞争力。
未来展望:棋局新篇待书写
中国围棋联赛拒绝外援这一决策,对中韩围棋发展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。短期内,中国围棋面临着年轻棋手成长速度放缓、联赛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下滑的挑战;韩国围棋则遭遇棋手经济损失、比赛机会减少以及国际影响力下降的困境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也为中国围棋本土力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,促使韩国围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。
未来,中国围棋应抓住这一契机,加大对年轻棋手的培养力度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。通过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国内赛事,为年轻棋手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和成长空间。同时,积极探索新的联赛模式和运营机制,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观众,提升联赛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。韩国围棋界则需要寻找新的比赛平台和经济来源,加强本土赛事的建设,提高赛事的质量和吸引力。此外,中韩两国围棋界仍应保持一定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围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。
围棋作为一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运动,其发展离不开规则的完善、棋手的努力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希望中韩两国围棋界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,相互学习、相互促进,共同书写围棋运动发展的新篇章,让围棋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#深度好文奖励计划#